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信息化
追求教育信息化的常态化,学校教师的渐进工具梳理
  • 信息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2015-09-10 00:00:00
  • 阅读:
【字体:   】
    新技术总是层出不穷,这是不可避免的时代速度;看上去有些旧的技术又总是被忽略,这是一个不太来得及怀旧的时代规律。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信息化总是变化无常难以琢磨。我们需要深度把握那些最重要的技术,并慢慢地形成自己的新常态化的习惯,而不是纠缠于那些可有可无的技术。
  以下,我们用最快速的速度来点出这些最不容忽视的关键性工具,它们是教育信息化常态化最重要的要素。
  1.博客、个人主页、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无论选择哪一个,拥有专业分享的状态!
  如今,每一个老师都可以几乎没有技术瓶颈地快速创建自己的个人分享空间。创建个人空间的难度已经非常低了。每一个人,不需要会编程,不需要懂代码,都可以轻点几下鼠标,抑或触摸几下屏幕就可以注册一个博客,申请一个个人主页,编辑QQ空间,发布微博消息,分享朋友圈,甚至连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也不是难事,都可以免费申请,发布文章。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博客,QQ空间,微博过时了,就是当初的坚持没有用了,就是当时推行这个技术运用失去了价值。恰恰相反,教师可以转移到不同的空间,并保持着不断专业分享的状态!有了这种状态,一个教师可以在网络空间里表达思想,并可以看到更多不一样的思想,并在分享与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反馈与提升。一个教师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而是可以到全国乃至世界寻找并拥有志同道合的群体。
  那么,这就将非常有价值!这就是教育信息化常态化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从来没有坚持用过博客、个人主页、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的人来建设在线课程那会是多么的寸步难行。
  2.保持对开放资源的关注度,形成对信息再利用的敏锐意识。
  这一点看起来平谈无奇,却常常难以实现。我曾多次在教师培训现在询问大家听说过网易公开课吗?举手的大约在30%。大家看过网易公开课里面与自己学科相关的视频吗?举手的大约在10%。大家用过网易公开课的视频在自己的课堂上吗?举手一般就只剩1%了。
  实际上,网易公开课上大量与学科有关的系列课程视频。并且网易公开课也是国内目前最出名的开放课程平台之一。这些视频下载下来,剪出所需要的片段都是非常好的资源再利用。或许,要让一个学生深度地学会某个学科的体系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但是要让他们爱上某个学科往往就是那些动人的细节。资源再利用就是想让这些细节去打动学生,这很重要。
  我们需要收集的不仅仅是文字库,图片库,教案库,也需要保持对开放资源的高度关注。重新释放资源的力量!
  3.微信群的快速建立与解散,潜移默化地认识信息时代的碎片化组织学习。
  信息时代有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存在于网络之中,我们不可以忽视它们的存在。因此,如何逐步地形成有效地接受碎片化信息促进个人发展,也是碎片化地组织学习也就显得特别重要。
  根据项目或是讨论话题,快速在师生之间建立小规模或大规模的微信群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之中有这样的模式切换,这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虚拟的群空间组织学习的过程。这里面有非常多的小技巧,包括如何激发群关系,如何制定群规则,如何定期举办活动,如何针对话题深度讨论,如何结合图片视频等分享作品等等。有了这些经验,教师们就能够更好地把控“微”在移动学习中的作用。
  4.深度运用移动应用程序,逐步具备重新设计教学的能力。
  移动应用程序越来越丰富了。无论是智能手机上的,还是平板电脑上,这些移动应用程序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教师们重新设计教学的能力。
  当有些老师接触了ExplainEverything,突然觉得录制微课在技术上是那么的简单。就像很多人用了Camera360就发现自拍和处理相片还可以这么美!
  当有些老师实用了人体探秘的应用程序后,发现原来描述人体骨骼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还可以这样互动地讲解!
  当有些老师鼓励学生们用配音秀来练习英文的时候,猛然发现原来学生们爱上读英文,学生们拥有了更大的学习群体和学习伙伴!
  这就是移动应用程序。它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教师创生资源的能力,辅助教师讲解的能力,拓展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
  总结,教育信息化的常态化并非一蹴而就,学校教师的转变更是一个需要一定时间去转变的过程。在这里,所梳理的渐进性工具看上去有些平淡,却意味深长。没有太新的技术名词,也不至于太久,甚至忽视了很多热词。不是说那些技术性热词不重要,它们同样非常重要,而是教育信息化要想深入常态化就必须正视以上四种渐进性的改变。
  也只有这样,教师群体专业分享的状态、信息再利用的敏锐、碎片化组织学习和重新设计教学的能力才能够生根发芽!
制作维护: 图文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访问本站建议分辨率:1024×768以上    访问本站建议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8.0或以上